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 送上政策“大礼包”

福建工信 2021-03-05 9:47:30   
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泉州市打出“1+N+N组合拳”,印发《泉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泉州市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泉州市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措施》《泉州市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人才支持的若干措施(试行)》等四份文件,为企业发展送上政策“大礼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泉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立足便民惠企、扶持民企、减轻企业负担,推出11项具体举措,让更多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一是便民惠企,高频事项“开卷式审批”。6月底前梳理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件事”集成套餐130项;打造“开卷式审批”新模式,6月底选取20个高频事项,建立智能化申报材料自审系统,解决企业或群众因材料问题多次往返问题;推行“异地代收”省内通办,实现厦漳泉三地16个事项区域通办、异地可办;3月底前扩大入驻“泉服务”的便民服务事项至60余项,让群众实现政务服务掌上办;3月底前增设电子税务局辅导办税窗口和自助办税设备。
二是扶持民企,多个工程建设手续豁免。立足扶持民企,加快项目审批落地,提出“公开出让项目‘交地即交证’”;全面落实集成服务模式,推动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对工程建设项目部分手续进行豁免,对施工许可办理限额进行调整。
三是减轻企业负担,涉企不动产转移登记免收登记费。6月底前取消收取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鼓励采购人可视投标人信用情况免收或降低履约保证金的收取比例;减轻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资金压力,3月底前全市范围推行涉企不动产转移登记免收登记费(房地产和金融机构除外)。



二、激发制造业活力创造力

《泉州市进一步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3条具体措施,从支持龙头企业和明星梯队企业发展、企业技术改造、企业上云和服务型制造等四方面,加快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围绕增资扩产、改造升级、延伸链条、补齐短板等方面建设实施项目进行扶持。对产业龙头企业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3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由受益财政一次性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200万元奖励。至2023年,力争新增超10亿元、超30亿元、超50亿元和超100亿元产业龙头企业分别为50家、10家、5家和3家。
二是加大明星梯队企业培育。对列入市明星梯队培育名单的企业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增量部分进行奖励。完成收购兼并重组且收购规模达到2000万元以上,符合泉州市兼并重组项目扶持条件的,受益财政按实际发生规模不高于5%的额度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至2023年,力争支持9家明星梯队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三是促进数字产业发展。支持民营企业使用泉州市云服务商提供的云服务,对年度云服务费超过5万元的企业,按照服务费不高于30%给予上云企业补助,单家使用企业年度补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至2023年,新增3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企业建设运营供应链平台,争取至2023年,年交易额超5亿元的供应链平台5个。
四是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企业实施技改,市级财政按项目生产设备投资额不高于7%的比例给予补助,明星梯队企业补助标准提高10%,并设定上限;对获得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费补贴的企业给予200万元奖励;对评为省级首台套的装备产品给予50万元补助,助推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



三、强化民企发展人才支持

《泉州市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发展人才支持若干措施》重点从基础性人才、技能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三方面提出8条契合泉州市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激励支持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
一是用好基础性人才。在原有安居补助政策的基础上叠加政策红利,新增每人每月不超过600元的社保补助政策,让高校毕业生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
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出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教育、高技能人才自主认定和产业人才表彰奖励等措施,补齐技能人才短板,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契合度。
三是深耕高层次人才。从人才医保待遇、博士创新平台、引才奖励方面提出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人才获得感,吸引各类人才来泉安居乐业。



四、拓展民企金融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措施》提出提高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二十六条措施,为实体经济引流“金融”活水,推动金融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一是提高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信贷资金精准直达,力争2021年,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40%;先行先试科创金融试点,发展动产融资,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服务功能。
二是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启动企业股改“蝶变”行动,纵深推进上市“育苗成林”工程;提升直接债务融资能力,鼓励挂牌、上市公司积极探索发行可转债、可续期债、绿色债、创新创业债等创新债券产品;畅通企业股权融资渠道,推动设立规模1亿元创业投资基金,加快设立半导体、高端化工等“赋能型”产业额基金。
三是完善金融政策体系。加强正向激励,强化政策导向。
四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帮扶困难企业化解风险,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整治非法金融活动。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