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内需应考虑减税而非行业补贴
近日,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接连两次在不同场合透露,《国内贸易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即将出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国家级内贸发展专项规划。据悉,该规划涉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方面,旨在发挥内贸引导生产、扩大消费等方面的作用,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万亿元,比现有规模增长约80%。具体措施包括: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加大现有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办法;支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动出台流通领域税收减免等措施。
目前我国扩大消费政策的主要支持方式是购买补贴,即在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给予相关的政策补贴,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政策支持的产品。但这实际上是政府财政对行业巨头的变现补贴,因为这等于商品降价销售。譬如家电行业“以旧换新”政策,会刺激居民会购买本来不会购买的家电产品,而原本他们可以凑合着使用旧家电,节省下来的钱可以满足其他需求。家电“以旧换新”看似刺激了家电销售,实际上是挤压居民其他消费项目,并没有刺激整个社会消费,除了导致整个社会不必要的浪费之外,并没有太多积极意义。至于被补贴的行业企业,因天外飞来政策红利反而导致其不思进取,本来他们应该不断推陈出新靠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获取利润。从这个角度看,刺激内需的行业补贴政策其实一无可取。
但减税政策,却是实实在在提高居民收入,并降低企业成本,导致居民消费增加。据报道,减轻商贸服务业税负是一项刺激内需的重要内容。相关部委已经在研究,逐步将增值税免税政策由鲜活农产品生产扩大到流通环节,让农产品流通企业真正享受到农产品生产企业同样的支持措施。此外,降低餐饮等商贸服务行业税负,将营业税率由5%恢复到3%,有条件的逐步改为征收增值税,也是在酝酿的一项内容。以上政策固然不错,但地方政府是否落实还是未知数。以“营改增”为例,本来地方商贸企业的营业税,地方政府以前其实少收甚至不收,但改为增值税后,企业不得不缴纳,税赋不但没减轻反而是加重了。这时,减免税费刺激消费,不但是水中楼阁,甚至是减少居民实际收入抑制消费。
因此决策层真有心刺激内需,其规划内容应该完全侧重于减税,而非行业政策性补贴方面。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