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提醒:召回玩具充斥中国市场

星岛环球网  2008-01-07 14:08:39   
 

    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文章指出,由于中国对召回问题没有制定详尽的规定,而且也没有建立起一套体系来追踪劣质商品造成的伤害事件。再加上水货在中国大行其道,某些在西方引起恐慌的商品在中国仍然能买得到,受中国公共健康和安全缺陷威胁最大的还是中国人自己。
 
  文章举例说,北京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可以看到一盒盒闪亮的红色Magnetix积木。许多消费者甚至商场经理都表示,他们并不知道几个月前这种由蒙特利尔玩具公司Mega Brands Inc.出品的玩具在全球范围被召回,其中也包括中国。该产品召回的原因是一名美国儿童在玩类似款型的Magnetix玩具时,将积木上的小磁石拆下并吞入肚中,最终不治而亡。此外还有几十名儿童也因为相同原因而进行了紧急肠道手术。

  总部设于上海的供应链监控公司ChinaWhys董事总经理彼德·汉弗莱则进一步指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间市场“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毫无执法可言,无论什么东西都可以作为商品出售……中国的网上交易是个无法无天的世界”。

  文章指出,在欧美地区,2007年下半年发生了一系列中国产商品的召回事件,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监管部门和玩具业也配合采取措施将这些危险的商品撤下货架。而在中国却是另一种情况。中国对召回问题没有制定详尽的规定,而且也没有建立起一套体系来追踪劣质商品造成的伤害事件。再加上水货在中国大行其道,以致于某些在西方引起恐慌的商品在中国仍然能买得到。

  文章强调,这种情况说明,受中国公共健康和安全缺陷威胁最大的还是中国人自己。新的问题也由此产生,那就是在某些消费者保护法规不得力、或是法律约束力相对较弱的地区,跨国公司在防止危险产品销往这些地区的问题上要负有多大责任,以及他们具备多大的能力来这样做。

  俄克拉荷马大学普赖斯商学院市场营销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Soonhong Min表示,许多被召回的玩具都属于低价值商品,外国玩具公司可能缺乏动力对此类商品的生产情况进行定点监视。当宣布召回后,为外国公司生产玩具的工厂会通过在本地市场出售缺陷产品来最大程度的挽回自身损失。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在去年8月开展了一场为期四个月的产品安全质量活动,在此期间中国专门针对食品和玩具召回制定了新的规定。中国政府还打算进一步完善其产品安全方面的立法,包括建立召回商品的数据库,以及建立产品及零配件供应链的追查系统。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员刘兆彬表示,政府希望将缺陷产品的召回进一步系统化和制度化。但他也表示,商家要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文章举例说,在美国订货方因产品存在缺陷而取消订单时,不甘心蒙受损失的中国厂商可能会通过非正式渠道将这些被宣布召回的产品重新投进市场。那些危险的玩具依然能够通过黑色渠道堂而皇之地摆在淘宝网之类的网站上或零售店内。

  文章最后指出,由于牵涉到多个政府部门,中国的地方执法状况仍很复杂。当被问及这些已宣布召回的玩具仍然在中国的商店和网络现身时,刘兆彬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只负责发布召回通知,并确保厂商停止生产并销售相关产品。他谈到,零售渠道的监管工作是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

  事实上,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行动,但消费者直到现在仍无法及时获知召回信息。深圳的玩具店店主高云云(音)说,还是有人想买这些召回的玩具。令我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知道这些事情。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