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将出现拐点

产经网-中国企业报 2008-01-22 11:38:18   
 

  近日有消息说,2007年中国贸易顺差可能在2622亿美元上下,首次突破2600亿美元大关,比2006年增长47%左右。在这组数字的背后却隐含着另一种趋势: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对外贸易政策中,存在着抑制出口贸易增长诸多因素,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将出现拐点。

  从2005年起,中国贸易顺差每年以700亿美元以上的规模增加,令中国宏观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起了国际上的贸易摩擦。延续此前的强劲趋势,2007年中国出口增长突破12000亿美元,增速超过25%。

  从整体上看,2007年中国出口增长是强劲中隐含着减弱的趋势。2007年下半年起,中国出口月度增速从年初的30%以上逐渐降到21%左右,出现了回落趋势。很多机构和专家预测,今年出口增速将明显趋缓。而一些人担忧, 2008年中国出口不排除急速回落紧急刹车的可能。

  对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可能出现急速回落的担心并非多余,国际和国内很多迹象已经若隐若现地指向了这一点,只不过形势并未明朗。

  国际上,美国经济放缓或衰退会严重影响国际贸易。专家判断,2008年美国经济可能从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转向消费市场低迷。1月9日,联合国发布的《2008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已经出现停滞甚至衰退的迹象,其他国家的出口将遭受冲击。同日,世界银行的《2008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也指出,美国经济衰退和美元贬值将令中国等出口国遭受损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两个报告也提供了美国经济放缓佐证。

  另外,美元贬值和中美币种利差加大更是雪上加霜。中国银行10日发布的《人民币市场2007年年报》认为,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有望延续升值态势,上半年升值速度有望高于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利润的负面影响将会远远超过2007年,特别是对出口至使用欧元和英镑地区的企业。汇率政策需保持对出口快速回落而使国内经济快速冷却的警惕。

  在国内,促进贸易平衡仍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工作。2007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税政策。

  宏观层面上,国家出台出口退税等调控政策,从深层次上来说,通过贸易结构的调整,解决出口增长过快,两高一低产业发展迅猛所带来的资源、能源大量消耗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资源、能源及环保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这些政策正当其时,非常必要。但是,这些政策也不可避免地误伤一些企业。

  国际和国内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中国出口形势将会出现拐点,从出口高增长转向回落似乎是大势所趋。但如果出口出现急刹车现象,对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的经济结构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以廉价劳动力、利润率为基础。出口退税等政策调整使一些加工企业从微利变为亏损。更多的企业在出口退税率下面临两个选择:或提高出口价格,或转向内销。在内需低靡的情况下,转向内销并不现实。在短时间内很多企业也不能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如何应对,企业只能另寻出路。进出口贸易转型带来的巨大影响可以从钢铁出口方面得到验证,日前有消息说,中钢协和商务部等部门出台钢铁企业出口资质已无悬念,这对中小钢铁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中小钢铁贸易企业将面临退出市场的考验。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2008年在出口贸易方面的调整,对企业来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企业如何应对出口形势的转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