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玩具产业优势地位没有动摇

中财网  2008-04-18 9:00:07   
 

  有关负责人在本届广交会上表示:只要挺过这两三年,玩具企业会有更大发展
 
  中国玩具这个词组,去年因美国大宗召回吸引全球目光;最近因人民币对美元破7、美国玩具产业协会和国家标准协会提出对玩具生产厂进行认证等,再度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有人惊呼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赚取微薄加工费的广东玩具生产行业,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困难,甚至出现了倒闭、迁移浪潮!然而,最新的统计数据却显示,今年1至2月,广东省的玩具出口仍出现了不小的增长。那么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广东玩具制造业在这些压力下,又如何生存和发展的?
 
  今天,在本届广交会开幕、第20届广州国际玩具展览会即将召开之际,透过有行业晴雨表之称的展览会这个窗口,与广东省玩具协会、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直接的交流,拨开目前严峻形势下广东玩具产业的团团迷雾。
 
  个别企业停产搬迁非行业普遍现象 
  去年美国有关公司连续3次大宗召回中国玩具,从而引发中国制造质量世界大辩论。由于广东是世界最大玩具生产基地,企业多为加工贸易生产厂,召回的产品主要在广东生产,广东玩具行业因此也就成为了事件的焦点。召回事件发生后,欧美技术壁垒不断增多,加上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多重压力,有人担心以加工出口为主赚取微薄加工费的广东玩具行业从此将一蹶不振,有人担心生产企业会像候鸟般飞到越南、印度等低人工的地区……到今年年初,社会上关于珠三角玩具企业出现大规模倒闭、迁移的说法不断出现,后又被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加以否定。

  对此,广东省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认为,确实有个别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停产或搬迁,但这是市场经济大浪淘沙的正常现象,企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迁移的情况。在上世纪末广东玩具产业发展迅速的时期这种情况也存在。

  广东玩具在世界市场吸引力依然显著

  近年来,广东玩具行业声名远播。有资料显示,世界玩具产品70%以上由中国供货,广东则生产中国70%以上的产品,广东现有玩具生产企业5000多家,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等地。

  据李卓明介绍,召回事件后,许多企业都认识到要加大自主创新、自创品牌的力度,才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广东玩具新品频出,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各种不利因素带来的危机,保持了出口增长的幅度。

  一组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印证了李卓明的话。2007年广东出口玩具14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68%。今年1至2月,广东共出口玩具17.92亿美元,其中1月出口9.99亿美元同比增长45.5%;2月出口7.93亿美元同比增长41.1%。

  在本届广交会、即将于5月4日开幕的第20届广州国际玩具展上,都会有一大批自主创新的品牌产品亮相,即使是传统型的玩具也推出了不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

  李卓明说,这些迹象表明,经历去年召回事件洗礼之后的广东玩具业,依然保持着蓬勃的态势,在世界市场上的号召力和吸引力依然显现。他很有信心地表示,三至五年内广东玩具业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广东企业只要挺过这两三年的困难时期,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