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突破6.89关口 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世华财讯 2008-06-18 10:43:30   
  18日早盘,人民币兑美元高开96点,突破6.89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为08年以来第45次创新高,显示央行推动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愿较为强烈。昨日美元连续第2个交易日回调,也推动人民币兑美元升势。中国央行在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持续推动人民币快速升值,可能是为了缓解贸易问题带来的紧张气氛,但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此次会谈上的重要性可能下降。中国央行参事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侧重关注机制的讲话给观察人民币汇率波动提供思路。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8823,低于17日的6.8919。同时,欧元兑人民币报10.6782,高于17日的10.6580;英镑兑人民币报13.4659,低于17日的13.5229;100日圆兑人民币报6.3775,高于17日的6.3661;港元兑人民币报0.88130,低于17日的0.88245。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符合预期,表明在房地产等投资带动下,中国企业的资本支出仍在继续平稳增长。分析师认为,下半年投资增幅可能加速,从紧货币政策不能放松。
 
  据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中国4月末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达到5020亿美元,较3月底大幅度增加114亿美元,单月增持幅度近年罕见。经过连续两个月的增持,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再创新高。中国仍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占比为19.29%。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底我国外储余额高达17566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国债占外储之比降为28.58%。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魏本华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将侧重关注“机制”而非汇率水平,更不是单向的大幅升值。汇率改革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避免汇率水平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改革应坚持配套推进,力求稳健。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美元疲软是导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因素之一。美元疲软导致全球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兑换为人民币后,推高了中国的价格压力。但周小川也谨慎表示,需要从多种角度看待通货膨胀问题,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方面。周小川称,当前的商业周期与以往不同,目前周期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政策缺陷和监管问题所致。许多事情不适用过去的经验,这意味着央行不能及时采取行动,这是与以往周期的不同之处。
 
  美国财长保尔森17日表示,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双方将强调开放与竞争性经济的重要性。此次战略对话将主要聚焦五个大问题:金融和宏观经济周期,开发人力资本,贸易利益和开放市场,加强投资,能源和环境合作等。中美未来十年经济关系是本次对话的核心议题。前一度对话的焦点是汇率问题,但现在人民币升值令汇率问题已得以缓解。
 
  昨日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连续第2个交易日下跌,但跌幅缩小,最低见73.31,因有关美国近期加息的预期降温。疲软的美国经济状况可能会令美联储在上调基准贷款利率方面十分谨慎。美国新屋开工数和工业产值数据也加剧了美元的跌势。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5月份新屋开工数下降3.3%,折合成年率为97.5万套。5月份工业产值下降0.2%,市场预期为增长0.2%。上述数据巩固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疲软的看法,此外市场的通货膨胀担忧加剧,美国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升1.4%,为6个月以来的最大升幅。此外,德国6月ZEW经济景气指数由5月的-41.4降至-52.4,为199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暗示德国的经济活动出现疲弱,但这可能不会阻止欧央行7月的加息举措。
 
  18日亚市盘中,美元最新报73.48。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