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出台

中新山西网 2008-12-05 9:42:26   

  中新山西网12月4日电(聂晶梅 张雷杰)为贯彻国家《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促进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和人才的保护,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科学、规范、有效地使用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审查同意(晋政法审,由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联合制定了《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2008年3月11日,由山西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山西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申报2008年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的通知》,项目的正式启动在我省工艺美术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极大地调动了我省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总计申报139个项目,申请补助资金24459元,项目内容涵盖工艺美术11大品类中10大品类。经省、市联社、工艺美术协会、各市财政局及全省工艺美术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共同努力,层层筛选,点面结合,层层论证,重点突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抢救项目,在139个项目中,确定了2007、2008年度重点扶持39个项目。其中省直项目4个,大师项目11个。各项目承担单位目前正在积极的项目实施中,其中4个省直项目“山西省工艺美术馆建设”、“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展会”及“以奖代补”项目已基本完成,做到了当年立项,当年投资、当年见效。总之,已经显示,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的启动,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中也起到了推进器作用。

  作为重点支持项目之一的“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普查”项目目前已完成,此项目的完成将为研究制定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规划、为实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依据;为全行业、为社会公众、为政府提供信息服务。

  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工作是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由省文化厅、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及省工艺美术协会牵头,以省工艺美术协会、各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市工艺美术协会为主要调研力量,并得到了省内相关院校、省职称办、各级相关部门、工艺美术专家及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共收到各类调查表563份。通过普查撰写了25000字普查报告,报告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篇,第二部分普查成果篇,第三部分专题分析篇,第四部分战略选择篇。

  此次行业普查主要是对我省传统工艺美术的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濒临灭绝和已经消亡的品类;人才状况和资源支撑情况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分析。

  按国家工艺美术品11大类标准分类,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涵盖了国家11大类(雕塑工艺品、金属工艺品、漆器工艺品、花画工艺品、天然植物纤纺织、抽纱刺绣工艺品、地毯挂毯类、珠宝首饰、民族工艺及其它制品、美术陶瓷、烟花爆竹)所有工艺美术品。其中金属工艺品、首饰、漆品工艺品、美术陶瓷、民族工艺及其他制品行业是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的重点行业。

  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涉及行业企业数505家,从业人员9614人,产值约16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家,工业总产值1.1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0。86亿元,其中出口交易0。37亿元,利税总额0。04亿元,利润总额0。0059亿元,从业人员766人。由此可见我省大多工艺美术企业规模以下企业和个体、手工艺作坊,仅刺绣工艺品全省就有从业人员几万人。

  山西是全国闻名的文物资源大省,传统手工业、工艺美术品质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工艺美术品闻名全国乃至世界。据普查我省特色知名传统手工艺品有12余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艺美术相关名录16项。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我省工艺美术行业龙头企业40余家,已自然形成待培育发展产业集群6个。

  作为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公共交流平台的“山西省工艺美术馆”的建设今年项目又一大亮点。在位于太原市中心地段迎泽大街的山西工美大楼内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山西省工艺美术馆”。目前改造装修已竣工验收,总投资400余万元。填补了山西空白,搭建了山西工美规模化、产业化、传承和保护的平台,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展品征集工作,可望年内正式开馆。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