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扩内需,商机在哪里?
编者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奔速不一。尤其出口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消费这驾“马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上,制造商、零售商、专家、政府官员齐聚一堂,就国际金融危机下,如何抓住扩大内需良机,各抒己见。
商机无限——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师姚景源:
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措施明确要向民生领域倾斜。4万亿元投资当中会有相当的数量转成消费基金。比如投向铁路的资金,其中有铁路员工的工资奖金,造铁路需要钢铁,又形成钢铁行业的员工工资奖金,这些最终都将形成消费。这就是我们的商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初步测算,去年最终消费对GDP增幅9%的贡献度占了4%,投资的贡献度是4.2%,其余是进出口,所以我们整个去年的消费还是令人鼓舞的。
制造商换脑子——
要有准确的品牌DNA
合肥百大集团总经理刘卡佳: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众多外贸企业选择出口转内销,众多本土品牌抢抓扩大内需良机,然而,他们最头疼的是销售渠道和品牌。因此,“进场”成为他们解决传统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形象的直接选择。因为商场对品牌来说,能够带来市场辐射力,而且还是一个活的广告。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张志勇:
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觉得危机时刻是品牌商或者百货业反思如何准确定位的一个最佳良机。中国品牌和中国产品最大的危机就是同质化,最后变成互相杀价。在全球都被证明,没有一个品牌可以覆盖所有消费者。我们要有准确的品牌DNA,这样才能在下一轮经济复苏时,拉动更多内需增长,带来更多的成长契机。
中国百货业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楚修齐:
有人说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我不同意。市场不相信眼泪,不应责怪消费者,而应该适应消费者需求并引导消费需求。国内企业惟有苦练内功,持之以恒做好品牌文化,要有信心、决心、耐心。
虽然国际品牌的进驻对百货店的形象、品位和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国际品牌,特别是一二线的奢侈品品牌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其消费群体应当非常有限,进驻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因此在收入水平较低,品牌意识还很薄弱,或者商圈不成熟的市场里引进大品牌就要格外的慎重。
零售商换眼光——
打折并非长远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
让利刺激消费、低价打折只能压缩毛利,使未来市场需求减少了,并不是长远之计。零售商要创造有效供给,关键在于实现差异化经营,引导需求,促进需求。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
有些百货商场不应该用老眼光看待本土品牌了。现在国内企业进步很快,没有人再怀疑本土品牌在品质上跟国际品牌有什么区别。要给本土品牌“进场”的机会、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机会,让消费者去鉴别一切,让市场来决定一切。
政府换思路——
推动名品进名店 抢抓市场机遇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
我们温州因市场而兴、因市场而强,所以格外珍惜市场。微利、微亏的企业,如果退出市场,经济景气上来时,再去抢占市场,则两倍努力都拿不回来。政府要支持他们坚持下去,一方面要促使名品进名店,一方面也要淘汰落后产能。所以,我们推出“温州名购”计划。挑选一批品牌优势突出、产品质量可靠、形象健康的温州企业统一以“温州名购”的标识,全面进军国内百个大中城市。今明两年将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100家温州名品购物中心,并推进温州名品进名店。
我们是希望借扩内需的机会,充分运用百货行业的布局优势、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抢占国内市场,赢得先机。
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小川:
下一步,将推动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有利于流通发展的环境,使企业为消费者推出更好的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以推动内需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
商机无限——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师姚景源:
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措施明确要向民生领域倾斜。4万亿元投资当中会有相当的数量转成消费基金。比如投向铁路的资金,其中有铁路员工的工资奖金,造铁路需要钢铁,又形成钢铁行业的员工工资奖金,这些最终都将形成消费。这就是我们的商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初步测算,去年最终消费对GDP增幅9%的贡献度占了4%,投资的贡献度是4.2%,其余是进出口,所以我们整个去年的消费还是令人鼓舞的。
制造商换脑子——
要有准确的品牌DNA
合肥百大集团总经理刘卡佳: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众多外贸企业选择出口转内销,众多本土品牌抢抓扩大内需良机,然而,他们最头疼的是销售渠道和品牌。因此,“进场”成为他们解决传统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形象的直接选择。因为商场对品牌来说,能够带来市场辐射力,而且还是一个活的广告。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CEO张志勇:
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觉得危机时刻是品牌商或者百货业反思如何准确定位的一个最佳良机。中国品牌和中国产品最大的危机就是同质化,最后变成互相杀价。在全球都被证明,没有一个品牌可以覆盖所有消费者。我们要有准确的品牌DNA,这样才能在下一轮经济复苏时,拉动更多内需增长,带来更多的成长契机。
中国百货业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楚修齐:
有人说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我不同意。市场不相信眼泪,不应责怪消费者,而应该适应消费者需求并引导消费需求。国内企业惟有苦练内功,持之以恒做好品牌文化,要有信心、决心、耐心。
虽然国际品牌的进驻对百货店的形象、品位和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国际品牌,特别是一二线的奢侈品品牌主要针对高端客户,其消费群体应当非常有限,进驻的条件也非常苛刻,因此在收入水平较低,品牌意识还很薄弱,或者商圈不成熟的市场里引进大品牌就要格外的慎重。
零售商换眼光——
打折并非长远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
让利刺激消费、低价打折只能压缩毛利,使未来市场需求减少了,并不是长远之计。零售商要创造有效供给,关键在于实现差异化经营,引导需求,促进需求。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
有些百货商场不应该用老眼光看待本土品牌了。现在国内企业进步很快,没有人再怀疑本土品牌在品质上跟国际品牌有什么区别。要给本土品牌“进场”的机会、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机会,让消费者去鉴别一切,让市场来决定一切。
政府换思路——
推动名品进名店 抢抓市场机遇
温州市市长赵一德:
我们温州因市场而兴、因市场而强,所以格外珍惜市场。微利、微亏的企业,如果退出市场,经济景气上来时,再去抢占市场,则两倍努力都拿不回来。政府要支持他们坚持下去,一方面要促使名品进名店,一方面也要淘汰落后产能。所以,我们推出“温州名购”计划。挑选一批品牌优势突出、产品质量可靠、形象健康的温州企业统一以“温州名购”的标识,全面进军国内百个大中城市。今明两年将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100家温州名品购物中心,并推进温州名品进名店。
我们是希望借扩内需的机会,充分运用百货行业的布局优势、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抢占国内市场,赢得先机。
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小川:
下一步,将推动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有利于流通发展的环境,使企业为消费者推出更好的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以推动内需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