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多家出口企业缺席广交会传递了哪些信息

新华网 2009-04-23 15:16:07   
 

  尽管不到总数的1%,但缺席广交会的208家出口企业依然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在我国外贸连续近半年下滑的情况下,作为外贸形势风向标的广交会受到格外关注。虽然主办方加大了招展力度,并且减免了展位的部分费用,但今年参展的21709家出口企业仍比上届减少了208家。这是多年来,广交会的出口参展商数量首次出现下降。

  也是在这届广交会上注意到,部分交易团新增企业达到40%,一批中小企业则首次登台亮相,在逆境中向国际市场发起冲击。企业缺席广交会到底有哪些原因?从缺席到“入席”,又揭示着我国出口形势怎样的变化?在企业的对话中,一些透露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贸企业、行业喜、忧心态的信号值得关注。  

  五花八门的缺席理由背后多少都有金融危机的影子

  “没有参加广交会是出于经费的考虑。”成都再建装饰材料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语气平淡。这家马赛克大型生产企业的市场曾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目前客户的减少让企业不得不节省高昂的参展开支,能省则省。“不光是广交会,我们还取消了今年许多参展计划。”

  为了节省开支、抱怨广交会不够专业、忘了报名参展……在我们的追问中,企业缺席本届广交会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在全球经济低迷、外需大幅萎缩的阴影下,一些原本不足以让企业放弃参展的原因被凸现和放大,最终成为企业走进广交会的绊脚石。

  从1991年开始,沈阳美康对外贸易公司总经理申巩平几乎一直参加广交会,但今年她缺席了。“我们现在希望参加更加专业性的展览。”她说,医药企业常去欧洲的专业展会,近年来家门口的一些展会,如上海的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也吸引了不少企业。

  不过申巩平也承认,广交会是企业展示形象的一个极好平台,但是看到去年秋交会的效果不太好,预计今年春交会的情况也不会立刻好转,因此她就想“等到秋天再来看看”。

  与成都的建材企业和沈阳的药品出口企业相比,江苏一家服装企业缺席广交会的理由就有些令人意外:忘了报名参展。这家企业的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忙着催讨一些应收账款,他就把广交会报名的事给忘了。等知道错过了时间,公司也就没有再想办法。

  “不过,如果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那么多难收的账;如果外贸生意好做,我们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把广交会给忘了。”电话的那头叹了一口气。

  一些“老广交”告诉记者,广交会的展位多年来一直十分抢手,违规转让的价格最高曾炒到十多万元,但是今年的价格只有两三万元,尽管“黑市”价格变动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金融海啸造成的国际市场需求萎缩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参展企业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的冷暖

  参加本届广交会的许多沿海交易团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广交会展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展出家电、建材、化工、五金等产品的第一期,以及展出日用陶瓷、餐厨用具、钟表眼镜、家居用品等产品的第二期,由以往的展位供不应求,到本届的供求基本平衡,而以纺织品为主的第三期则在今年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展位供大于求的局面。

  “事实上,企业的增减和行业展位的供求关系在一定层面上可以反映出我国外贸产业发展的一些趋势。如危机下一些规模较小、种类单一,并且单纯从事进出口代理业务的公司就更容易受到冲击,而这些企业也正逐渐淡出广交会。”深圳交易团副团长唐小鸥分析说。

  唐小鸥告诉记者,深圳每年都有少数企业离开广交会,同时有更多的新企业加入。从“进退”中可以看出,有的企业因为业务重心调整、企业外销需求减弱等因素主动退出;少数企业因为无法承受当前严峻形势的挑战,关、停、迁、转,被迫退出。另外,广交会、各地外贸主管部门因落实有关引导政策而调整准入“门槛”,这也会造成个别企业的出局。

  去年还获得品牌展位的广西紫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今年却因为停产而从广交会上消失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对保健品的需求大幅萎缩,特别是一些新型保健品,到底有多少保健作用也很难说清楚,这样的企业就更容易在危机中被淘汰。

  在江西交易团,往年出口较多的园林产品和食品等一些企业今年没有参展。在外需大幅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原本低附加值的产品受到的冲击就更大,一些企业往往难以维系。

  不过,在纺织品出口总体吃紧的情况下,江西企业今年对纺织服装、鞋等产品的展位需求却有增加。“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人们更青睐价廉物美的低端产品,呈现所谓的‘土豆效应’,而江西的许多产品正迎合了这种需求。”交易团的有关负责人说。  

  有“缺”有“入”凸显企业应对危机不同的态度和策略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慕新海说,从会议组织角度看,少数企业的缺席,与更多的企业申请更大展览面积也有关系。“总体规模没有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广交会是有‘进’有‘退’。在严峻形势面前,我们能看到不少企业选择了迎难而上,通过推出新产品、塑造新形象,更积极更主动地去争取海外市场。”

  许多出口企业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积极调整,并没有退缩,而是采取了要在逆势之中有所“得”的主动应对态度和策略。在少数企业“缺席”的同时,更多的外贸企业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手段,更加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

  “我一直想多要几个广交会的展位,可是前几年要不到。”德清县通凯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吴春说,今年他如愿以偿,展位从一个扩大到了四个。“我们专门针对当下欧美市场一些特点推出了新设计、新功能,交易会上反映很好。给予我们很大鼓舞。”

  浙江交易团今年新增加企业达到637家,与上届相比增幅达到40%。作为首次参加广交会的中小企业,浙江嘉兴德尔电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依托市场导向型研发能力而形成的竞争力,企业有信心在逆势中抢占欧美市场。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则告诉记者,在今年全市525家参展出口企业中,新企业有69家,占到总数的近13%。“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尤其是出口新兴市场增量较大,是逆势出席广交会的中小企业的最突出特点。”

  一些地区还在调整产业布局和重心,积极帮助优势产业更好发展。“我们今年新增的160个展位有150个集中在办公文具、体育休闲用品中。”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丁海滨说,这既是今年广交会相对富余的展位,又是宁波的优势产业,“有些企业告诉我,大家越是不去就越该去,因为这次来的国外客商采购的意愿一定更强。”

  当前的形势也促使其他一些企业自身在管理、运营和机制上进行深刻变革。记者了解到,有个别企业因为涉及到兼并重组而没有参加此次广交会,深圳一家著名的家具企业就因为改组而缺席。“企业的合并重组非常正常,平时也在进行,只是经济形势的变化会加速企业的整合。”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对外贸易室主任冯雷认为,目前应是大中型企业用低成本整合资源的时机。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