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恐陷贸易战 中国相比更高明

星岛环球网  2009-02-24 9:39:27   
   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几经周折、修改,终于获得国会众参两院的批准。据美国媒体称,奥巴马会在17日签署方案。虽然奥巴马称其为美国经济走向复苏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这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庞大计划刚刚出台,就遭到美国公众和各界人士的广泛质疑。美国股市暴跌就是个明显的迹象。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发表评论称,该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有可能成为一剂加剧世界经济困境的“毒药”。
  由于美国民众期望奥巴马能够像当年的罗斯福总统一样挽救美国经济,经济刺激计划因此被称为“奥巴马新政”。该计划总额为7870亿美元,长达1千多页,由2860亿美元的个人和企业减税措施,以及5千多亿美元的政府投资计划组成。多数经济学家指出,这份计划的实施有望提振美国经济,但民众不要对该计划期望过高。
  长期以来,美国经济主要靠民众大量借贷、超前消费来支持。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公众的个人财富损失约7万亿美元,因而他们不得不降低消费、节省支出。这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下岗、失业。据美国统计,目前失业率已高达7.2%,而且还在上升。要想靠这787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来振兴美国委靡不振的经济,可谓“杯水车薪”。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也为未来更大问题的出现埋下了祸根。当前,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双赤字”已经达到前所少见的程度,今年1月初,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2009年底美国财政赤字将达到1.2万亿美元,创下自二战以来历史最高点。而之前布什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已经是在“花子孙钱”,“奥巴马新政”的投入不能再让纳税人承担太多。因此,救市“钱从何来”就是美国公众以及其他国家人士对美国政府的救市计划最为疑虑,也是最为关切的问题。最终,美国政府只能通过向国内民众和外国政府借债来筹措。但问题在于,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11万亿美元,增长空间实在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奥巴马新政”能否如愿推动。而且赤字国债相互叠加,日后如何偿还,更是一大难题。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形势的好转势必会促进其他地区经济的复苏进程。“奥巴马新政”不仅受到美国内民众的极大关注,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一经济刺激方案却因其中带有强烈保护主义彩色的“购买国货”条款而备受诟病。

 

此前,众议院在经济刺激方案中添加“买美国货”条款,要求获得振兴款的公共工程只能使用美国制钢铁。此事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甚至可能引发全球贸易大战,备受抨击。14日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更是专门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贸易保护政策。
  与最初版本相比,美国国会最终确定的“购买美国货”条款立场有所转化,措辞最终改为将在不违背国际贸易协议前提下实施“购买国货”条款,仍然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把尚未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许多国家挡在了贸易大门之外。有分析认为,欧盟、加拿大、日本以及其它和美国政府签有互惠采购或贸易协议的伙伴,可参与幷受惠于美国的振兴方案。但与美国没有这类协议的如“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则可能分不到一杯羹。
  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之所以让国际社会倍感焦虑,源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代,美国政府出台不适当的关税保护法案,引发各国竞相出台贸易保护条款,最终害人害己,延宕了经济复苏的时间,造成了人类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萧条。而奥巴马计划中的优先购买美国货的条款,无疑是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版本。
  有评论认为,“购买美国货”意味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海啸面前,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领导者、自由贸易长期推动者的美国政府缺乏与世界共渡难关的诚意。人们担心,美国为了保证政府支出最大限度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把就业机会留在国内,“以邻为壑”与“自扫门前雪”的救市政策倾向将为世界制造一个危险的先例,将会引发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国际贸易环境很可能会因为贸易保护主义的迅速抬头而急剧恶化,贸易大战势将加剧,从而使全球经济衰退演变成持久性危机。
  从目前来看,法国、阿根廷、意大利已纷纷出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一般认为,时至今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大大增强,贸易保护的破坏力不仅在地域上更广,而且影响会更为深远。在经济振兴计划中嵌入购买国货的条款纯属权宜之计,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因为它在保护国内企业和就业的同时势必会抑制国内产业的创新和长远竞争力,伤害国内普通消费者和进口商的利益。再者,由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使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界定“本土企业”和“国货”将变得更加困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一国经济振兴计划的实施效益。
  一些反对“购买美国货”的美国企业人士表示,如果该条款最终成为美国法律,其他经济体也可能效仿此举,那么最终将会给美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全球消费者有95%生活在美国以外地区,一旦其他国家针对这一条款采取报复措施,也只购买本地产品,那么,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美国企业。世界知名的奥布莱恩·凯夫律师事务所的贸易专家斯坦利·马库斯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报复。我的意思是,毕竟我们想向国外出口产品,这也应该是经济刺激计划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剥夺了外国公司参与美国经济复苏的权利,他们同样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剥夺我们参与世界经济复苏的机会。” 
  16日,中国商务部表达了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担忧。虽然中国未直接点名,但外电很快将此与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联系起来,称这是中国向美国发出的警告。美国政府自己必须首先认清,美国经济今日的困局是它从上世纪70—80年代起越来越迷信“新自由主义”对市场过分放纵,对金融不加监管的经济模式造成的。对此,美国必须痛定思痛,彻底改变。而相比美国,深受金融危机之害的中国却以开放的心态加入到全球救市行动中。中国已经做出保证,会尽量避免在其本身的四万亿人民币刺激内需计划中实行“购买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本月初,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曾经表示,“中国不会实行Buy china,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国内的商品、国外的商品,都将一视同仁”。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