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检验检疫专家近日分析指出,缺少品牌已成为制约我国玩具出口的主要瓶颈。
据了解,我国年出口玩具已达150多亿美元,占全球玩具市场七成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国。但玩具出口贸易方式单一,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来样加工的玩具品种占九成以上,以自主品牌出口的不到一成,导致企业利润普遍偏低,一些塑料玩具出口竟然沦落到出口价格=塑料价格×重量+加工费的地步。
专家认为,影响我国玩具品牌塑造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是缺技术支撑。我国出口玩具仍以毛绒玩具、附加值较低的普通塑料玩具和填充玩具以及电子玩具等产品为主,外观设计陈旧,产品质量不高,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科技玩具、智力开发类、教育类玩具等引领潮流的玩具类型已占据市场主流。另外,由于缺乏自主研发,中国的玩具产品品种往往比较单一,一个品牌只拥有一个或几个品种的产品,而国外著名玩具品牌往往拥有多个系列产品,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如法国著名玩具品牌Smoby 娃娃有十几个大系列,分别根据年龄、性别、功能、室内室外、版权、情景等进行分类,有近4000余个单品。
二是缺文化依托。玩具品牌往往依托于影视文化,国外玩具创品牌的通用模式是影视先行,玩具随后,机器猫、维尼熊、流氓兔、麦兜猪、kitty猫、史奴比snoopy、加菲猫、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皮卡丘等国外玩具品牌莫不如此。而国内动画产业相对不发达,企业即使投入大量宣传经费也未必能迅速占领市场。
三是缺设计人才。玩具设计涉及美术和电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样的综合性人才较难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