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投资环境系统分析
地处南亚的孟加拉国一直受到国际投资者的浓厚关注。尤其是近年来,世界知名企业如美国微软公司、埃及ORASCOM电信公司、新加坡电信公司纷纷向孟加拉国挺进,有意在孟进行直接投资。而印度Tata公司、英国亚洲能源公司、阿联奠Abu Dhabi集团等也在近年向孟政府提出了动辄10亿、20亿美元的巨额直接投资建议。据孟加拉央行统计,2005财政年度孟加拉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7.76亿美元,与2004财年相比增长101.6%。2005年底,有累计高达100亿美元的各类外国直接投资建议处于不同的项目进展阶段,涉及的投资领域包括电力、电信、工业、交通运输等。那么,当前孟加拉国的投资环境究竟如何?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公司的青睐?在我国政府大力提倡“走出去”战略的情况下,我国公司该不该迅速跟进?鉴此,本文从自然地理、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孟加拉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供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一、自然地理环境
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东、西、北面与印度相邻,东南角与缅甸接壤,南临孟加拉湾。国土面积147,570平方公里,大部为冲积平原,主要由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及梅格纳河三角洲组成。全国河流纵横交错,池塘、沼泽星罗棋布,主要河流230条。东南和东北部地区多为丘陵地带。海拔最高处位于东南部的吉大港地区。孟属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全年分为冬季(11月-2月),夏季(3-6月)和雨季(7-10月)。年平均温度为26.5℃,冬季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夏季平均最高气温34℃,冬季平均最低气温11℃。雨季降雨量为1194-3454毫米,占全年雨量85%。
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量充沛,气温偏高,十分适合发展农业。天然植物丰富,草本和灌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约13.4%,许多山地被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森林是位于西南沿海的松达尔班红树林。孟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豆类、油籽、马铃薯、甘薯,以水稻为主食。孟国的经济作物主要是黄麻,有“黄麻之国”之称。其黄麻以原料或制成品的形式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曾是孟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现在,由于合成纤维等替代品的出现,孟国黄麻生产和出口的重要性已大幅降低。孟国的其他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棉花、烟草、槟榔、枣椰、芒果、香蕉、波萝、棕榈、竹子等。孟国渔业资源也极为丰富,民生所需蛋白质大部分靠鱼类供应,冷冻鱼虾目前已是孟国四大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原因,孟是世界上最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之一,包括洪水、飓风、河堤崩溃和干旱等。特别是水灾,由于每年都有一个漫长的雨季(7-10月),水灾年年出现,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而已,而孟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每年都遭受飓风袭击。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孟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阻碍了孟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孟国经济变得十分脆弱。
2005年孟人口约1.4亿,平均每平方公里916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而廉价,即使按地区标准比较也颇具竞争力,这是在孟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因素之一。不过,孟加拉国科技水平低下,熟练劳动力比较缺乏。
孟资源贫乏,大量工业原材料、资本货物、生活物资均需从国外进口,进口依赖度很高。但孟加拉农业资源、人力资源、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储量最丰富者为天然气。据孟能源和矿产资源部估计,孟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20.42万亿立方英尺,其远景储量为41.8万亿立方英尺(对孟加拉国天然气具体储量数字各界存在较大争议)。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吸引了外国公司的极大兴趣,国际石油公司如Unacol、Shell 、Cairn等纷纷进入孟国市场从事天然气的开发与输送业务,成为至今为止孟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产业。孟其它重要的资源主要还包括:石灰石、磐石、煤炭、硅砂、白粘土、黄麻、原皮、鱼类资源、待开发的石油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孟国市场上出现了较严重的天然气供求矛盾,供应严重不足,由我国2005年承建的同吉燃气电站也曾因此被迫中止生产,以保证其它工业和民用天然气的需要。
另外,尽管孟加拉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但由于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以及技术落后等原因,过去连粮食都需要国际援助和进口。现在,孟加拉国政府宣称粮食实现了自给,但每年还是进口很多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二、经济环境
1、总况与市场潜力
孟加拉国奉行市场经济体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孟加拉国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增长战略,并在90年代初期加大实施这一战略的力度,全面修订工业贸易政策,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经历届政府努力,孟加拉国经济与社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GDP从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3.84%上升到90年代的4.88%,2005财年进一步上升至5.4%,国民生产总值也由1992年的338亿美元增至600亿美元。对一个最不发达国家(LDC)来说,这的确是很了不起的经济表现。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不但使孟国民财富不断增长,购买力扩大,还造就了富有较强购买力的中产阶层,他们拥有不断膨胀的购买力和日益增长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作为一个人口1.4亿的国家,即使中产阶层比例不大也足可构成一个庞大市场。因此,孟加拉国市场规模及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视。同时,由于“南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生效,孟国将有望和印度等其它“南盟”成员国一起组成一个人口高达15亿的巨大一体化市场。另外,由于孟加拉国属于世界50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在欧美日等国家享有免配额、零关税等优惠市场准入待遇,因此,孟国还有可能成为我们突破或绕过有关国家贸易壁垒的渠道。
然而,孟加拉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阻力:基础过于薄弱,目前人均GDP仅为438美元;全国尚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34%的人口生活在极贫线以下;资源匮乏;基础设施如电力、港口、电信、交通等极为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资金和技术依赖外国援助;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对抗性政治”愈演愈烈,朝野斗争激烈;恐怖主义活动抬头等。因此,孟加拉国欲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步走出贫困恶性循环依然是任重道远。
2、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 多年以来,孟国正低水平缓慢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但孟产业结构的优化尚待时日,目前仍以农业为主体。大约80%的总人口、8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在6000多万总劳动力中,约62%就业于农业。农业对于孟国就业、减贫和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增长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孟工业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以原材料工业为主,包括纺织服装业、化肥业、水泥业、黄麻及黄麻制品业、皮革及皮革制品业、食品加工业、糖业、天然气开采、加工业以及茶业等。重工业微不足道,制造业欠发达,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产业结构远未形成。其中,纺织服装业发展最为迅速,目前已成为孟最主要的工业和拳头出口产业(约占总出口76%)。服务业在孟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公共管理业和国防服务业等。2005财年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GDP占比分别为21.9%、28.4%和49.7%。
工业化仍是孟加拉政府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根据孟加拉国《工业政策2005》,目前孟将以下产业或产品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农副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纺织业、黄麻产品及麻混合产品、成衣业、计算机软件和IT 产品、电子、轻型工程产品包括汽车、医药品、皮革及制品、陶瓷、时尚与高附加值成衣、人造花、冷冻食品、整合虾养殖、花卉养殖、基础设施、珠宝及钻石切割与抛光、石油与天然气、蚕及丝绸工业、填充玩具、旅游业、基础化学/工业原材料、纺织业用的染料及化工品、眼镜架、家具、时尚行李产品、化妆品、冷轧卷、手工艺品、文具产品、草药、商业种植园、园艺业。特别是其中的农副业及农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计算机软件和IT 业、电子业、冷冻食品、皮革及制品业的发展尤为孟政府所重视。
投资政策 孟奉行投资自由化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和外商投资。根据世界银行评估报告,孟加拉国是南亚地区投资政策最自由的国家的之一。其主要的外资鼓励政策包括:(1)在投资准入方面,赴孟投资只须到孟加拉投资局办理登记注册即可,无须事先批准;对于在孟出口加工区内进行的投资,则受“孟加拉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管辖;对于在电力、矿产资源和电信领域投资,则须获得孟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对于从事服装出口者则须向孟加拉商务部出口促进局申请生产配额。(2)对外国投资者实施税收减免。(3)对外国投资主体实施国民待遇。(4)关于投资领域,非常开放,只有以下四个部分为保留领域,私人企业不能投资:武器、军火、军用设施和机械;核能;造币;森林保护区内的森林种植及机械化开采。其它所有行业则都属于孟政府鼓励投资的领域。不过,孟政府不鼓励外商在银行、保险及其它金融机构行业投资。(5)对资本形态和股权比例无限制,外国投资者可以享有100%股权。(6)保证外国投资不被无偿国有化和征收。(7)保证投资本金、利润和红利可汇回本国。(8)设立出口加工区,为区内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的投资政策。截止到2005年底,世界贸易组织没有报告任何孟加拉国违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情况。虽然孟国对外国投资者的歧视并不普遍,但也存在一些歧视性的政策和法规。比如,在药品制造和进口方面,孟《国家药品政策和药品管制法(National Drug Policy and the Drugs Control Ordinance)》(1982年)对外国医药公司实行区别对待;进口商品在作电视广告时,需缴纳60%的广告附加费。
贸易政策 孟加拉国1971年建国,1972年加入“关贸总协定”,1995年自然转为WTO成员。孟奉行贸易自由化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孟一直推行贸易自由化,大幅削减关税,不断取消非关税壁垒。孟加拉国对进口贸易无直接数量限制,关税是孟加拉调整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孟加拉国对进出口贸易一般也不采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而是以汇率、利率、开证保证金率、现金补贴、发展基金、附加税等经济手段加以调整。尽管多年以来孟加拉国大幅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孟目前仍然保留相当水平的贸易壁垒。据世界银行报告,2004年,孟加拉国未加权平均进口关税率(含海关关税和其它保护性进口税)达26.5%,高居南亚地区榜首,也是世界贸易壁垒最高的国家之一。
外汇政策 (1)孟加拉国货币为塔卡(Taka)。孟实行浮动汇率制,中央银行并不对本外币汇率进行硬性规定,而由各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行制定。(2)1994年3月24日,孟加拉政府宣布其货币塔卡在经常项目下可以自由兑换,比如进口贸易和旅行支出,但对资本项目如投资和货币投机仍然实行严格的管制。(3)孟政府规定,在无须征求孟加拉中央银行同意的情况下,即可允许开展以下外汇业务:将利润汇回投资者本国;向非孟加拉公民发行在孟设立企业的股票;向非孟加拉公民分发在孟设立企业的红利;非孟加拉公民/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股票和有价证券方式的证券资产投资;非孟加拉公民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资产投资所获红利汇回本国;在符合投资局规定或经投资局同意的前提下,为私人投资的工业企业签署的卖方信贷和其它外国贷款合同开具信用证;对外汇出技术转让费和专利费;在投资局认可的雇用合同付出工资和奖金金额范围内,汇出款项;等等。不过,超过销售额6%的技术使用费及其它技术转让费的汇出必须获得孟政府投资局的批准。孟政府还为出口导向型企业另行制定了一些鼓励出口的外汇政策。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是孟加拉政府鼓励投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调节进出口和国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为了鼓励出口、鼓励投资(包括外国投资),孟政府通过工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出口加工区政策等多种渠道制定了一系列繁杂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包括:对指定领域如纺织业、高附加值成衣业的新投资提供4-10年的免税期;如果不愿使用免税期的优惠政策,则可享受快速折旧法;对已经享受免税期的企业,其扩展投资还可享受第二年80%折旧、第三年20%折旧的优惠;对100%出口导向企业,其资本机械和10%以内的零部件可以免税进口;对一般企业,其初期建设或现有工业项目的改造、更新或扩建所需进口的资本机械和10%以内的零配件只须交纳7.5%的进口税及一定的赔偿保证金(可退还);资本机械进口全部免缴增值税;成衣企业出口所得按10%的优惠税率缴纳;黄麻产品企业和纺织业出口所得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外国贷款利息免税;特许权使用费、技术转让费和技术服务费等免税;聘用的外国技术人员免征三年所得税;外国人持有的股份向孟加拉银行外汇管理局完税后,可向本地股份持有者或投资者转让,其资本收入免税;电力项目15年内免除所得税。
出口加工区政策 为了积极吸引外资,加速发展经济,扩大出口创汇,增加就业机会,孟加拉国成功地设立了出口加工区制度。目前,孟国共设有八个出口加工区,分别为吉大港出口加工区、达卡出口加工区、蒙格拉出口加工区、考米拉出口加工区、依苏尔第出口加工区、乌托拉出口加工区、卡拉普里出口加工区(也在吉大港)、阿达姆吉出口加工区。吉大港出口加工区设立最早,创立于1983年,而卡拉普里、阿达姆吉设立最晚,刚投入运行不久。另外,韩国拟在吉大港建设一个韩国专属出口加工区,但洽谈多年未果。在出口加工区内建立有关企业,可以享有投资优惠、进出口优惠等多方面优惠。由于需求增长,达卡出口加工区已经扩大了一倍。出口加工区企业涉及的行业包括服装、服装饰件、纺织、针织品、毛巾、电子、体育用品、塑料制品、制鞋与皮革等。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