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泥塑京城受青睐 每天销千件

陕西新闻网  2008-08-22 10:13:43   
   北京奥运的盛大开幕,为凤翔的“名片”产业——凤翔泥塑带来新商机。奥运开幕才短短几天,应邀在京城献艺的凤翔泥塑代表性人物胡新民、胡永兴制作的泥塑就倍受各国游客青睐,登门或电话预订者络绎不绝。

  近日,在凤翔县六营村看到,在胡新民新建的“凤翔民俗艺博园”里工人们正抓紧生产,一个个形象逼真、色泽鲜艳、造型夸张、威武可爱的挂虎、座虎正从近百名工人精巧的手中加工完成。据胡新民妻子介绍,今年以来,凤翔泥塑在北京的销售量远远好于往年,特别是进入八月份以来,平均每天销售都在千件左右,工人们只能加班加点生产,最大限度满足各国游客的需要。

  六营泥塑始于先秦西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流传于民间,生产达三千年之久。据考证泥塑彩偶是我国留存最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因它具有“历史悠久、形象逼真、取料原始、品种繁多、工艺独道”的特点,已成为黄土民俗文化艺术的瑰宝。近年来,随着凤翔泥塑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六营泥塑以其神秘古朴的造型、大红大绿的色彩、浪漫神气的纹饰而供不应求,制作加工户由原来的两三户七八个人迅速发展到目前300多户1200多人的生产队伍,一门民俗手艺为六营村村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特别是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登上国家生肖邮票主图案后,六营泥塑更是声誉大震,泥塑产品产量由原来的全村年产总数不足3千件迅速发展到全村单月生产3万多件,年生产泥塑产品近40万件,泥塑收入由五年前全村年收入不到1.6万元增加到现在上千万元。说起泥塑给自己和周围群众带来的实惠时,正在自家院子为上海一家公司赶制大型泥塑奥运“福娃”的老艺人胡深高兴的神情溢于言表:“这几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发展泥塑产业支持力度非常大,使泥塑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感谢党、感谢政府!”

  据了解,仅今年上半年,“凤翔泥塑”的主产地陕西省凤翔县六营村就接待游客7万多人,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0多万元。在泥塑产业的带动下,当地礼品包装生产、运输、餐饮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泥塑”产业已经成为凤翔“一村一品”大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