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广东玩具等企业正在发生转变

中国新闻网 2009-04-08 14:20:49   
 中新社广州四月五日电 题:金融风暴下广东企业正在发生转变

    中新社记者 郭军

    去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依然深不见底,凶不可测。如此凄风惨雨之下,一些有先见之明,谙熟存亡之道的广东企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转变:逆境图存,绸缪未来。

    金融风暴使企业加速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从事服装生意的W&B文邦(香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文,十年前还只是在东莞虎门富民商场外练摊,如今他的公司已成为这家中国最著名的服装批发商场内的佼佼者,年销售收入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危机冲击之下,刘建文的公司却稳步发展,不但没有裁员,反而计划大量增聘员工。“我并不把当前的金融危机看作是危机,我只把它称为金融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总是有起有落,我们正可利用这种环境变化,大力开展内部经营流程的改造和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刘建文坚定表示,公司已不满足于做单纯的服装批发商,目前正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塑造自主品牌。

    金融风暴考验企业的应变能力。在受风暴严重冲击的家具业,变化也在悄悄进行。据了解,东莞是中国家具生产的重镇,有着二千多家家具企业。面对众多外向型台资企业纷纷减产、收缩规模甚至倒闭的状况,民营企业东莞光润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汉光庆幸自己三年前的决定。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基于对市场的判断,从三年前起,光润就开始增大内销比例,到二OO七年,内销比例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去年升至百分之三十五,今年有望达到百分之四十五。

    正因为较早专注内销,与那些因为出口萎缩而受到重创并匆忙转向内销的企业相比,光润家具内销经验更充足,对内销市场需求更熟悉,因而能更为有效地攻城掠地,去年还成功拿到广州亚运会独家家具供应商资格。

    不过,正当众多外销企业纷纷转向的时候,高汉光却又开始了逆向操作。他解释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内销可以撬动。如此众多企业转攻内销,内销市场将是一场恶战。”高汉光坦言,“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健。”现在开始把重心放在国外市场,虽然美国市场目前需求减少,但如果企业现在能坚持下来,将来必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实,早在二OO一年开始,光润就开始涉足外销。每年出口额近三千万美元。今年, 该公司又接到美国沃尔玛的巨额定单,从而在美国市场站稳了脚根。如今,高汉光并不急于扩大企业规模,他还有着更长远的打算,他希望将实行研发、品牌、销售和工厂一体化运作的光润家具做成一家标准化运做的企业,将来进行管理输出。

    金融危机还促使企业更专注产品质量和创新,以创新推动市场。在出口形势严峻的广东玩具行业,上述转变可管窥一斑。据广东玩具行业协会介绍,目前许多玩具企业面对国外不断提升的技术壁垒,一方面开始大力开拓内销,另一方面则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自主品牌,并尝试与其他产业形态的融合。如玩具企业涉足动漫、电视媒体制作。

    有识之士指出,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也成为一个助推器。在改革开放中辉煌了十多年的广东企业,当下惟有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不断转变企业经营方式,提升应变能力,将来才有可能续写繁荣篇章。目前,形式多样的积极变化正在这些企业当中悄悄地进行,将来必将产生整体性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