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内销有难度 中国出口企业须警惕收汇风险

中新社 2009-04-16 10:31:03   

  尚未见底的全球经济衰退正令中国海外贸易风险增加。在十五日此间开幕的第一百零五届广交会上,一些参展商表示,在订单减少的背景下,不断加剧的收账风险对企业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

  中国春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斌说,出口中若发生一两个货柜的坏帐,可能导致上百甚至数百个货柜都等于白做。但企业不能因忧虑坏帐而停止出口,应充分利用各类避险工具促进出口持续增长。

  权威信息显示,今年以来,因国际买家不断违约,特别是一些大买家集中出险,致使中国家电等许多行业出口频频报损,高额“海外商账”无法及时收回。

  冯斌以春兰近五年未现一例坏账的成功经验为例,建议出口企业平时充分利用资信调查、行业内部信息交流、拜访客户等方式,及时跟踪海外客户资信动态;加强内部合同 (单证)管理,采用出口信保、福费廷等风险管理工具;在风险发生后未产生损失前,迅速采取果断措施,确保货物安全和收汇安全。

  尽管中国政府已提醒出口企业关注收账风险并尽量选择即期付款,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和技巧,不少企业仍难以把握好风险控制。亦有一些公司通过与海外客户进行沟通,以提高订金的方式规避风险。

  为助出口企业走出海外订单下滑困局,本届广交会特别组织了国内有采购出口商品意向的大商场、大卖家、连锁超市等前来参会。

  冯斌认为,对于以往只做出口的企业来讲,转内销的难度颇大。首先做出口与做内销的人才需求差别就很大,如外销员工并不需要内销领域不可缺少的各种交际能力;其次,内销的市场竞争更为全面,不单是出口商品中最为关键的质量与价格,还包括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等。另据了解,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在回款速度与信用环境等领域存在的不足,也是不少出口企业不愿在国内做生意的考量因素。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