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加贸易”——人民币“走出去”的坚实第一步
目前,中国的银行业状态良好,有较好的流动性和信用,因此我国银行的供给能力与国外同业的需求存在较高的契合度。在出口贸易方面,由于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较大打击。
如果仅仅割裂地分析银行业和出口贸易的现状,很容易得出两个独立的、不太相干的答案:对于银行业,应该加大我国银行“走出去”的力度;而对于出口贸易,应该等待贸易市场好转或继续拉动内需“外贸转内贸”。但这些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单独推动银行业“走出去”,会面临经济危机仍未明朗以及承担汇率风险和对方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等。同样的,对于出口贸易业来说,等待市场好转以提升出口贸易总量的解决方案,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解决办法。拉动内需、外转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通过一种整合的方式,把银行业和出口贸易整合起来,共同“走出去”,走一种“金融加贸易”的新路。这种“金融加贸易”的方式,要综合地利用中国银行业的新生优势和地位,带动中国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双方的互补性需求,则不难得到双赢的结果。
在具体操作层面,通过“金融加贸易”或“金融拉贸易”的方式,真正把授信和贷款落实在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上。这样,我国银行可以减少对外方的实际外汇付款金额,因为一笔贷款中如果有部分用于购买中国产品,则我国银行可以直接根据外方要求将相应的购买金额直接支付给国内的出口企业。这样,不但减少了两次或多次汇兑的汇率风险,而且即使外方出现了信用危机,也会大大减少我方的损失,同时还可以结合相应的保险进一步降低风险。实际上,信用良好的出口贸易企业还可以进一步与国内银行合作,扩大对外贷款的国内效用,在适合的时候扩大自己的信用空间和企业流动性。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逐步鼓励和推动我国银行以人民币作为授信和贷款货币,先以对外人民币授信和贷款业务带动外贸发展,再以贸易方式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这就是说,应积极鼓励国外银行和企业接受在贷款和贸易中均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这样既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增加出口,又有利于这些企业直接通过人民币结算避免外汇汇率风险,同时有利于我国的银行“走出去”,更加可以以比较扎实的“金融加贸易”方式推动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从而逐步让人民币成为国际“硬通货”。
· 我四家会员企业通过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新出口商复审 | |||
· 废瓷100%再利用 ,景德镇国内首创废瓷回收新工 | |||
· 告别营业税,拥抱增值税新时代 | |||
--------------------------------------------------- | |||
· 美国税改后,世界会怎样? | |||
· 港口反垄断降低进出口物流成本 | |||
· 出货注意!法美俄等多国海关有新规定, | |||
--------------------------------------------------- | |||
· “一带一路”专利保护的新思考 | |||
· 阿根廷发布对华陶瓷卫生洁具反倾销初裁 | |||
· 欧盟日用陶瓷反倾销案期中复审公告 | |||
--------------------------------------------------- |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不良信息举报:0595-22686788][给福建轻工商会提意见][网站地图]。
即时资讯 |
本月排行榜 |